小樱知识 > 生活常识 > 陶行知的故事(陶行知的十个教育故事)

陶行知的故事(陶行知的十个教育故事)

提问时间:2022-06-07 10:52:06来源:小樱知识网


1故事稿费

陶行知是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天地各有生命禀赋。来干一件大事。”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证”。因此,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这件大事。

1923年组织平民教育促进会,编著《平民千言》,走遍全国十几个省市,投身平民教育。他把自己的《平民千字课》作为教材送到寻常百姓家,督促家家户户读书写字。他的大部分活动经费都是自己出书的稿费。

有一次,他拿到一万多块钱的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负责所有家务的姐姐看到了,问他:“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钱不多。能不能留个25分的给家里用?”陶行知想了一下,温和地说:“我准备在南京崂山脚下办晓庄师范学校。这笔钱将作为办学经费。我们家虽然穷,但简单的饭菜也能维持。中国3.4亿农民不仅没饭吃,还没文化。用这笔钱办学校,就是给农民烧香,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家里存点钱,帮我做大事!”妹妹理解他,默默点头。

1927年,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活动。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武力关闭学校,通缉陶行知。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程团、早班工程团、劳动幼儿园,继续开展中国普及教育运动。

不要做井底之蛙。

育才派文学组织了几十家墙报,在重庆举办了诗歌朗诵会,很受大家欢迎。他们成立了“流火诗社”,陶校长为诗社题词。文学组的同学有点忘乎所以。有的人披肩长发,有的人刻意磨破衣服,把自己当成艺术家。有些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说话尖刻,爱挖苦人。除夕夜,陶校长把文学组的同学召集在一起。他一边吃着瓜子,一边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读书人应该是一个灵魂纯洁、品德高尚的人。衣服很脏,破了也不会补。这是一个乞丐,绝不是一个读书人该有的样子。”他摸着另一个男同学凌乱的头发说:“这是茅草山。我要放一把火,叫它‘火烧山’!”几个留长发的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陶校长拿起剪刀,亲自给他们剪头发,耐心地给他们讲“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学生们被说服了。

大树底下的小树长得不好。

张宗麟先生曾是晓庄学校的生活指导老师。1932年暑假,他让戴子和我一起到广西桂林师范大学工作。自从在晓庄跟张老师学过幼儿教育,现在又能跟老师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工作,我不禁为之神往,欣然同意。过了几天,陶行知先生让戴子找我谈话,“现在河南需要一个人。你愿意去吗?”“去河南做什么?”“某省农村师范学校要求我们派一位小庄同志担任研究实验部主任。张宗麟先生被邀请去。他将去广西。我是说,去河南怎么样?”由于黛安认为和张先生一起去广西会更容易些,所以他不假思索地拒绝了,说:“我认为我和张先生一起学习一段时间会更合适。”陶先生耐心地说:“科学家是分开来的。他去广西,你去河南。”戴还是不情愿。他低下头,想了一会儿,说:“一个人干,很窝囊。我做不到。不如请张先生一会儿还我。”陶行知笑道:“原来你是想着大树下好乘凉!”“的确是。想跟张老师学几年,然后自己一个人创业。我现在不敢一个人做。我做不好。”陶行知先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突然指着窗外说:“你看,那边有两棵树。”顺着陶先生的手,戴子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棵高大的楝树。它又高又结实,在夕阳下特别英姿飒爽。大树底下是一棵小树,笼罩在楝树的树荫下,显得苍白、瘦弱、可怜。戴孝不明白陶先生的意思,用疑惑的目光看着这两棵树。陶先生说:“这棵小树藏在大树下,阳光、湿气、雨水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大树底下,小树长不好。同样的树,一棵没有一块自由生长的土地的小树,显得苍白无力!”他停顿了一下,深情地看着他的学生说:“把这棵小树从大树的树荫里搬出来,种在另一个地方。它也会长成参天大树的!”戴听了,才明白陶老师的良苦用心,是让他能够独立锻炼,培养他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工作的能力。然而,他还是不太确定。然后他犹豫地问陶先生:“你认为我能挑起这么重的担子吗?”陶先生拍拍戴子的肩膀,进一步鼓励他说:“我想是的。你忘了吗?两份礼物,手和脑。更好的农业和工业,共同创造荒岛。小庄同志就应该有这种开拓精神!”陶先生越说越激动:“去吧,大胆去吧!我们的同志,只要一个人到了新的地方,就会出现新的山寨。小庄的种子一定会传遍社会!”离开上海的那天,戴子向陶先生告别,想听听老夫子的“临别赠言”陶先生笑着说:“没什么好说的了。这里有一首新写的诗《水鸣》,供你参考。”戴接过我的诗:一杯水是方的,一杯水是圆的。你可以刺穿岩石,灌溉田地。分离氢焰,熔化铁。必合于川,白浪滔天。威风凛凛。挥洒汗水,开启新时代。带着这首深刻的诗和陶工的殷切期望,戴梓离开上海,来到河南拜泉,走上了乡村教育之路。

4点石成金

陶行知经常给孩子的学习方法提一些建议,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点石成金”的故事,也可以说是孩子学习最重要最关键的方法。

在育才学校的一次晨会上,陶校长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道士,很有本事。只要他用手一指,他面前的岩石就会立刻变成金子。有一天,他让弟子们围坐在他身边,用手指点着了地下的一堆石头。立刻,在黄澄澄的强光下,这些石头变成了不同大小的金块。弟子们看到后惊喜不已,大家拍手叫好。道士对弟子们说:“每人选一块金子,你们拿去买些吃的吧!”弟子们都扑进黄金堆里翻找起来。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得不选择最黄的一块,一些人不得不选择最亮的一块,还有一些人想要找到最大的一块。每个人都在四处寻找。然而就在这时,有一个徒弟,并没有拿到金块,只是站在道士身边,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师傅的金手指,一边看一边思考。道士问他:“你为什么不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块金子呢?”徒弟回答说:“金子虽好,用一次就完了。我看中了点石成金的手指。”讲到这里,陶校长突然停了下来。学生们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并鼓励他说:“继续,校长!”“快点走下去!”

陶校长不再讲故事了,而是换了个话题,做了一些点评。他说:世界上有多少人被金光闪闪的黄金所迷惑,忘记了触摸自己的手指?同学们,你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不能只想得到老师和书本传授给你们的现成知识。这些知识虽好,但只是世界人民武装知识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现成的知识会不够用,有的用不上,有的会过时。有些学生尽力去记忆老师和书本上的知识。即使能背出来,在追求知识(真理)的道路上也会遇到很多新的东西和问题。到那时,你能怪老师们不教它或者在书上看到它吗?死记硬背而不思考是书呆子的学习方法。这些学生,老师“教多少记多少”,他们跟不上时代,超越不了老师。学生群体比老师更坏,那么我们的国家将一代比一代更坏。我们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寻找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是拿到开发文化宝库的金钥匙(就是点石成金的手指)。这样,你就可以一辈子无止境地探求知识,你就可以超越老师,我们的国家就会一代比一代强大。

同学们听到这里,恍然大悟,明白了陶校长讲故事的用意。从此大家不再死记硬背,努力探索寻找知识的方式方法。教师不是单方面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帮助学生学习“学好各科的方法和能力”。

5.天赋,伟大的天赋和天才

育才学校招收的学生95%以上都是饱受战乱的流浪儿童。虽然离开了家乡,失去了父母,但他们都是一群天真活泼,充满聪明才智的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的喜欢表演,有的擅长唱歌,有的喜欢科研,有的乐于写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夺了这些孩子发展才能的机会。陶行知将他们招入育才学校后,在“因材施教”和“热爱”的教育下,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和训练,他们的才华得到了明显的展现:音乐组的孩子们不仅擅长演奏、歌唱和作曲,还经常为老百姓表演或在大剧院举办音乐会;戏剧组和舞蹈组的孩子们不仅会演戏和跳舞,还会自编自导自演,用精彩的戏剧和舞蹈反映抗日形势;画团的孩子们能在重庆举办儿童抗敌展,这是多么神奇啊!周恩来同志表扬了这些孩子,说:“一代比一代好。”冯玉祥将军为这些孩子的成长喝彩。但也有一些“学者”,他们因循守旧,不愿意进行教育改革,却在那里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批判陶行知,说“陶行知为了搞‘天才教育’而失去了普及教育。”

陶行知并没有因为这些批评而动摇他“今天为抗日,明天为建国培养人才”的决心。他致力于为国家培养人才,于是理直气壮地回复这些“批评者”,说“我不是在做天才教育,我是在做人才教育。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定向培养,因材施教。这些‘天赋’在正确的引导下经过‘一个’的努力,转化为‘伟大的天赋’(在‘人’字上加个十字,就成了‘伟大’)。在对‘大才’进行深入的诱导后,学生自己会再次发挥‘一’的体力和汗水。在\'一\'被设定了一定的时间后,\'伟大的天才\'就会变成\'天才\'(在\'大\'字上加个十字就会变成\'天\'字)。真正的天才是师生通过共同的教学实践活动和不间断的音乐教与学培养出来的。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几个‘天才’有什么不好?”看啊!陶行知答得多好!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启发,天才绝不是天生的。除了白痴,只要经过适当的培养和引导,关心社会,有合适的环境,加上自己的不断努力,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陶行知对培养人才的解释是多么合理啊!

陶行知向小学生承认错误。

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夺取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师范附属小学被迫停课。附属小学的学生自发成立了“儿童自动学校”,学习好的学生就是老师,连校长、工人都是学生。整个学校秩序井然,书本响亮清晰。

据悉,教育家陶行知写过一首诗赞美:有一所学校很奇怪,大一点的孩子在那里自动教孩子;二行杰先生,先生不在,但学生们在。

学生们很高兴受到表扬。然而,一个才八九岁的小同学找到了陶行知,毫不客气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按照王老师的写法,我们学校并不是‘真奇’。”

陶行知一点也不生气,而是和颜悦色地问:“小朋友,你就告诉我,我的诗有什么问题?”孩子指着第二行说:“小孩子就不能教大一点的孩子吗?在我们学校,有成绩好的年轻学生,也有年纪大的学生的老师。“奇怪”是什么?如果王老师写的是‘大孩子自动教孩子’?\"。

“没错,没错。”陶行知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小朋友,非常感谢你的指正。我马上去改。”说完,把“大”字改成“小”,就变成了“孩子自动教孩子”。然后他问:“这样就不能改行了吗?”

孩子咧嘴一笑:“先生,你变化这么快,真好!”

七只蜻蜓的故事

一天下午,一群孩子沿着田野的小路跑着,追逐着一只蜻蜓。蜻蜓长着绿色的大眼睛,扑腾着翅膀,惊慌地上下飞舞。也许他被追得昏了头。突然,他撞在树干上摔倒了。崔冉爬起来抓住了它,几个孩子争着抢它,大喊大叫,弄得一团糟。

陶行知刚走出村子,孩子们看到他,齐声喊道:“陶先生!陶先生!”陶先生停下来,看到他们的蜻蜓在玩耍,于是他爱抚着崔振的小辫子,问道:“崔振,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崔振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吃虫子吧。”“吃露水”。另一个男生说。

孩子们争着说:“吃草、树叶和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崔振说得对。蜻蜓吃昆虫、苍蝇、蚊子和水中的幼虫。你以为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吗?”

崔点点头。陶行知从她手里接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圆圆的眼睛闪闪发光,尾巴撅起。陶先生又问:“蜻蜓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呢?”

\"蜻蜓用它们的尾巴在河里取水.\"

“尾巴指的是方向。”

陶行知小心翼翼地把蜻蜓翻过来,指着它的尾巴说:“你看,它的尾巴又长又细。它用尾巴来保持平衡和调整方向。当它极度饥饿的时候,它会吃掉自己的一片尾巴,但过一会儿又会长回来。”然后他把蜻蜓的头指着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它是由成千上万只小眼睛组成的,它能看到各个方向的昆虫……”

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一个小男孩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摸着蜻蜓的尾巴。陶行知把蜻蜓举在眼前,用征询的口吻说:“蜻蜓吃害虫。他们是人类的朋友。让他们去给我们灭害虫,好不好?”说着要把龙飞还给崔振。崔振看着她的朋友们,孩子们说:“让它去吧,让它回家吧!”小玉张开小手,把蜻蜓送了上去。蜻蜓突然倒了下去,在地上挣扎了几下,然后展开翅膀飞向空。

陶先生说:“孩子们,我们观察生物的时候,一定不要把它们抓来杀掉。一只蜻蜓一年可以为人类杀死上千只蚊子。你看,它在大自然里飞来飞去,多舒服多活泼啊!”

蜻蜓在空飞了几次,很快就飞到潺潺的河边,俯冲起来,盘旋起来。孩子们看了,欢呼道:“哦,它在跳舞,你看!”

陶行知由此想到,学校的很多生物课都是把生物杀了做成标本。他多次指出:“生物课不应该变成死物课,‘生物展场’不应该变成‘僵尸展场’,更不应该在不经意间培养孩子残忍的天性。”他提倡带孩子去大自然。要了解青蛙,可以去河边观察,要了解鸟类,可以去树林。这样可以观察到真实的生物,孩子也可以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陶行知的两个口袋

陶行知是一位言传身教的人民教育家。他有严格的法律,以身作则。

古人说“日住三省吾身”,陶行知则是“日问四问”。1942年7月,他在重庆育才学校三周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了“四问”的内容,即问自己在身体、学校、工作、品德等方面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人的知识和能力越大,就越会作恶,危害人民。他曾大声呼吁全体师生“筑起人格长城”。

他用自己的实践筑起了人格长城。在育才学校,有一个关于陶行知两个口袋的故事。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和学校全体师生赤手空拳创办的。有时候全校师生几乎做不了一顿饭。陶行知无奈,只好停止体育锻炼,每天吃两次粥,以维持生活。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有人劝陶行知停止教育,但他坚决拒绝了。他动员全校师生走街串巷,向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募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陶行知带头出去募捐,并宣布了一条纪律:募捐到的钱要涓滴到公家,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挪用一分钱。他自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外套缝了两个口袋,一个装公家的钱,一个装私人的钱。有一次他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收钱,去了很多地方,收了很多现金,包包满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发现放私房钱的口袋里一个子儿也不剩了。他当时有一个坚定的想法,绝对不会花一分钱在公家身上。尽管跑了一天又累又饿,他还是坚持从十英里外步行回学校。

育才学校的师生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感动,纷纷赶到陶行知先生的住处表示哀悼。陶行知亲切而深刻地给大家讲了韩非子在于之说过的一个比喻:“千丈之堤,溃以虫巢;一个100英尺长的房间被突然出现的缝隙冒出的烟烧毁了。“现实生活中,小孔往往能酿成大祸,不要以小失大。陶行知是这样的:“教别人也要教自己”,他在“筑起人格长城”上不留余地空。

9个独特的演讲。

陶先生很擅长演讲。他的语言幽默生动,任何人听了都会被他深深吸引,被他演讲中强大的逻辑力量所折服。在他一生无数次的演讲中,有一次独特的演讲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

那是1938年陶行知在武汉大学的一次演讲。那天,礼堂里座无虚席,不仅全校师生前来聆听,附近学校的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也闻讯赶来。他们都知道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都想看看他的风采,听听他有什么要说的。

会后,几位先生上台演讲。轮到陶行知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看见他不慌不忙地拎着一个皮包走上站台。戴着眼镜,穿着西装,他没有说话,而是先扫视了一下观众。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看着他,等着他说话。有的人还打开速记本,准备把陶行知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陶行知没有说话。他从包里抓起一只大公鸡。公鸡叫了。观众目瞪口呆,不知道他在卖什么药。然后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子上。他用左手按住鸡的头,强迫它吃米饭。鸡不叫不吃东西。陶行知又把鸡嘴掰开,把米饭塞进去。小鸡挣扎着,拒绝进食。然后,陶行知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后退几步。只见公鸡抖动着翅膀,向他左右看了一眼,然后平静地低下头吃米饭。

这时,陶行知说话了:“各位,你们都看到了。如果你强迫鸡吃米饭,或者强迫它吃米饭,它就不吃了。但是,如果你用另一种方式让它自由,它会自己主动吃米饭。”

陶行知扫视了一遍会场,强调说:“我觉得教育就像喂鸡一样。王老师逼着学生学习,逼着学生学习知识。他们不愿意学习,即使去学习,也是吃而不化。不久,他将把知识归还给王先生。但如果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那么效果会好很多!”

陶行知说完,把公鸡放进皮包,又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我的话说完了。”他退休了。

观众还没反应过来。但仅仅过了一会儿,会场上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很多人拍手叫好,“好!陶先生讲得好!说得好!”

学校里没有人有特殊的权利。

南京晓庄师范学院刚开学的时候,学校请了一个高姓的门卫。陶行知很喜欢这个看门人,认为他虽然不识字,但诚实坦率,很有诗人的气质。当时,有人建议开除这位学校工作人员。陶行知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说:“他是我们的人,不能随便来来去去。”但听说看门人不听调度,陶行知马上给他写了一封信,诚恳地劝他尽职尽责。

陶行知说:“我们主张人类的平等:校长和学校工作者平等相待,吃同样的饭,尽同样的职责。校长不尽责,校长的饭碗就砸了;校工不尽责,饭碗都得砸。”他还说:“如果你老老实实到老,尽职尽责,听调度,助人为乐,与人为善,那么你就是我们小庄理想的看门人,也可以说是看门人中的圣人,你会有一个永远不会被打破的铁饭碗。不信的话,那是个随时可以打碎的瓷饭碗。”

陶行知在倡导人人平等的同时,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互助品质,引导学生学会说话做事的讨论与合作。“你要发言,也让别人发言,最好是讨论。要自己做事,让别人做事,最好大家配合。”也就是自助,一个人如果没有互相帮助的习惯,就永远无法在社会上生存。陶行知曾在一部引人入胜的寓言小说《古寺钟声》中诗意地表达了他对平等互助重要性的理解。“如果你经营一个车间,如果你也注意到工人的成长机会和平等互助之间的关系,它就会立即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车间。如果你办一所学校,如果你也注意师生生产机会和平等互助的关系,它马上就会成为一所有意义的学校。如果你正在改造一个社会,如果你同时关注各种要素的生产和成长的机会,你马上就会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社会。”

1931年,陶行知在《中国教育》上发表长文,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及其教育的出路在于平等互助。“不仅我们民族的出路是平等互助,即世界人类的出路,也是平等互助”。“教导人们建立一个平等互助的世界”是学校组织必须履行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陶行知批判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主张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同等权利和机会。“要知道,民国只有人,这里没有人,下面也没有人。”学校的所有成员,无论是老师、学生、行政人员还是后勤人员,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权利。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陶行知的故事(陶行知的十个教育故事)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小樱知识网www.cnfyy.com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陶行知的故事(陶行知的十个教育故事)

本文地址:https://www.cnfyy.com/shcs/29853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