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樱知识 > 生活常识 > 东北振兴关键在于增强产业竞争力

东北振兴关键在于增强产业竞争力

提问时间:2022-06-21 15:34:38来源:小樱知识网


王一鸣

自2003年中央提出东北振兴战略特别是2014年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活力逐步恢复,装备制造、汽车、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升级,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同时也要看到,虽然近年来东北经济增速在波动中有所回升,但在全国的位势仍在下降,经济转型仍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及《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的出台,东北振兴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充分认识东北振兴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重塑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进一步发挥和释放东北的产业优势,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

一、东北振兴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向纵深推进,落实“双碳”目标带来新的压力,东北振兴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

(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

当前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在重塑产业竞争力消长和区域竞争格局。新科技革命正在改变传统生产要素和新生产要素的相对地位,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地位相对下降,而人力资本、科技创新能力正在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人力资本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欧美发达国家看,具有较高专业技术和收入水平的劳动力流动性在提高,并加快向优势地区集中,而专业技术和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流动性在降低。近年来,人口外流已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特征,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减少数量居全国前三位,中小城市大都为人口净流出,而且多为专业技术人员和青壮年劳动力,这已成为影响东北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影响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高端产业布局更加偏向研发资源和人力资本富集的地区。东北拥有一批国内领先的大学,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吉林大学,但近年来由于人才流失,对东北地区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正在显现。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强,科技领军人才偏少,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已成为东北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向纵深推进

网络互联的移动化、泛在化,信息处理的高速化、智能化,计算技术的高能化、量子化,正在促进产业发展全面数字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人—网—物”的互联体系和泛在智能信息网络,推动制造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全国一些领先地区看,先进传感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系统等日趋广泛应用,形成人机协作为特征的制造业发展模式。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地“黑灯工厂”和无人工厂正在兴起,推动制造业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转型,加快改变制造业的生态,东北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上面临新的挑战。

从发展趋势看,“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迎来工业互联网浪潮。如果说“十三五”时期,消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我国形成了若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平台公司,那幺可以预期,“十四五”时期将形成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浪潮。我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个,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0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数超过40万家,工业互联网正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登上历史舞台。

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重塑传统产业的生产、销售、流通、融资等流程和产业生态,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和减少库存,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也在重塑产业空间格局,从一定意义上说,产业布局将更大程度受到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影响。

从全国产业数字化热力图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产业数字化在全国处在领先地位。东北是我国制造业相对密集的地区,但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对落后,缺乏吸引高端信息技术人才的平台,再加上投资环境的吸引力不强,外来数字化产业投资偏少,发展工业互联网面临人才的瓶颈制约,数字经济新动能尚未形成。

(三)落实“双碳”目标带来新的压力

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产业发展的深刻变革,也将倒逼东北的经济转型。东北地区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比重较高,落实“双碳”目标将大幅度增加这些行业的减排成本,使部分本已面临困难的企业有可能雪上加霜。

从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来看,未来十年非化石能源将成为增量能源的主力军,能源消费增量主要来自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25%左右,化石能源的占比将大幅度下降。东北原来是化石能源生产比较密集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对东北一些高碳项目将带来新的制约。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对高碳行业的投资意愿下降,担心新建项目没等到运营就面临退出,这还将造成已经形成的高能耗产业资产“沉没”,也可能拖累东北的经济发展。

二、东北增强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

“十四五”时期东北全面振兴,要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重塑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制造、汽车、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积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进一步发挥东北制造业优势,释放发展潜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

(一)重塑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对东北振兴一直都很重要,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幺紧迫。东北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东北不可能构建全面的产业科技优势。要发挥东北已有产业基础,在符合未来科技发展方向和具有较强战略价值的领域,形成局部领先优势。总体上看,东北在装备制造领域的科技积累比较有基础,在这些领域培育局部领先优势,形成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制高点,有利于增强发展主动权。

改革开放后,通过引进成套设备和终端产品,并对其进行适应性改造和再创新,东北在核电、火电机组、水轮机、高铁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形成了一些终端产品竞争优势,但关键零部件等中间品的创新能力仍然偏弱,制约了产业竞争力提升。中间品专业化程度高,技术迭代快,技术诀窍等隐性知识多,培育企业竞争优势需要长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东北装备制造业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利用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增强中间品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孕育出一批为“大国重器”配套的生产关键零部件的中小企业,也将大大增强东北产业竞争力。

重塑东北的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原创能力的建设,既需要市场竞争倒逼,也需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比如,增强人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现在比较紧迫的就是加快推进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的产权激励,更好地留住科技人才,通过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产业数字化是“十四五”时期东北振兴的战略支点。要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进行战略规划,引导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形成政府与企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合力。

一是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包括在数据接口、数据交换、数据安全等方面,加快推动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同时,将生产过程与金融、物流、交易市场等渠道打通,促进供需的精准对接,形成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生态,为工业互联网应用创造条件。

二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相对于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对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计算、智能化加工的要求大幅提升。要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多样化服务功能的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供应链的配套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带动中小企业融入到工业互联网发展进程中。

三是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加快数字化高端人才培养,在留住这些人才的基础上,再引进一批高端信息技术人才。产业数字化还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需要职业技术院校加快调整专业设置,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为数字化转型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

(三)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将孕育产业转型升级的机会。东北能否抓住机会,对提升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第一,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更大力度地推广和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建立相应的绿色技术标准,推动绿色制造技术突破和迭代升级,利用绿色低碳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链条改造,做好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能耗双控的衔接,既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也要避免因能耗“双控”,对即将投产或在建的产业项目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停工停产。大力培育绿色制造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力。

第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行动,推进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行业节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扩大并网风电规模;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建设大型光伏电站,鼓励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

第三,完善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倒逼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增加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促进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技术发展。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东北振兴关键在于增强产业竞争力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小樱知识网www.cnfyy.com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东北振兴关键在于增强产业竞争力

本文地址:https://www.cnfyy.com/shcs/35984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