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樱知识 > 生活常识 > 呐喊油画(名画《呐喊》背后的历史故事)

呐喊油画(名画《呐喊》背后的历史故事)

提问时间:2022-06-29 07:11:09来源:小樱知识网


即使是刚接触艺术,从未听过艺术家名字的人,也会对这种尖叫耳熟能详。油画《呐喊》作为20世纪的可怕符号之一,在世纪之交被大众媒体反复使用了无数次。广告商、动画师、电影制作人和平面设计师基于它重新设计了一千多个版本。如此高的人气,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创作于1893年,尺寸为91×73.5 см的色粉画(初版)现藏于挪威奥斯陆国家美术馆。

绘于1893年(第二版),74×56 см,现藏奥斯陆蒙克博物馆。

《呐喊》常被认为是挪威表现主义先驱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的第一幅具有表现主义特征的绘画,也是蒙克写作“灵魂”概念的最初体现。绘画的表现更多取决于艺术家创作时的感受。强烈的红、黄、蓝、绿色彩的构成,大胆的扭曲,长短粗细不一的线条运用,震惊了世界。图为高超的透视技巧。《呐喊》中的人物浑身颤抖,扭曲的面容和惊恐的眼神透露出他无尽的失落感和迷茫。红色的背景,扭曲夸张的线条,不能取自现实,但一定来自蒙克孤独恐惧的生活经历。这幅画超越了感官,直达人的灵魂。

爱德华·蒙克

蒙克在1893年创作了《呐喊》的第一版。作为蒙克最重要的绘画作品,《呐喊》在他的一生中反复绘制了同一个主题的多个版本。他为什么这么做,可能只能用一些高深的心理学知识来解释。而《呐喊》的四个副本,都是蒙克的,意义重大(包括石版画版),完全可以解读为作者头脑中的经济和冒险犯罪意识的结果。这位艺术家痴迷于用不同的技巧重复同样的故事。在他生命中的不同时期,他不仅将同一幅作品卖给了挪威奥斯陆的两家重要博物馆,还将其卖给了私人收藏家,以换取创纪录的金额。2012年5月2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和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会上,蒙克于1895年绘制的第三版(粉彩木画)《呐喊》被美国商人利昂·大卫以119,922,500美元(约合8.03亿人民币)的创纪录高价拍出。

作于1895年,色粉画(第三版),尺寸79×59 см,现被私人收藏家利昂·大卫收藏。

使用蛋清混合颜料的古老绘画技术,画在木板上的《呐喊》(1893年画的第一版)被奥斯陆国家美术馆收藏,而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则收藏了《呐喊》的另外两个复制版,即1893年画的彩色粉末木板画和1910年画的胶水画。这两个博物馆收藏的作品都被小偷盯上了,成功被盗。

1994年,两名窃贼潜入奥斯陆国家美术馆,整个盗窃冒险计划天衣无缝。窃贼们花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气呵成地打破窗户,拿出画,关掉信号装置。小偷的成功是因为博物馆警卫的疏忽,但后者给出了一个可笑的理由——挪威冬奥会开幕式正在直播。

该石版画(第四版)制作于1895年,尺寸为52.5×40.3 см,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1910年绘制的橡胶画(第五版),尺寸为83.5×60 см,现藏于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

然而,爱德华·蒙克的《呐喊》第二次被盗却非常简单粗暴,毫无技术含量可言。2004年,蒙面劫匪在光天化日之下持枪闯入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在威胁博物馆的参观者时,他粗鲁地将尖叫声从墙上移走。两年后,这幅略有破损的油画被追回,放回原处。

这部作品所描绘的丰富曲折的故事,除了与它的高价值有关,也与尖叫在观众心目中的神奇效果密切相关。传言这四个再版都是被诅咒的,会给驻足观看的看客带来痛苦和恐惧。但这幅画中最重要的萨满技法——当然是由色彩和线条构成的。人们从这幅画中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灾难,仿佛空气被燃烧扭曲,可怕而残酷的自然灾害通过颤抖的线条表现得淋漓尽致。天空空与河流蜿蜒曲折的曲线和厚重笔直的大桥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视觉冲击如此强烈,以至于几代评论家都对这幅画进行了苛刻的评论。作家玛莎·泰德斯基(Martha Tedsky)曾这样评价它:“《呐喊》这部作品,就在于它能够用手指轻轻一弹就把它的表达意义传达给观者,让所有的名人和普通人都能感同身受。”

人们总能通过这幅画看到更多的东西:战争、灾难、动荡是20世纪的象征,有时甚至整个宇宙的变化都与人有关。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呐喊油画(名画《呐喊》背后的历史故事)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小樱知识网www.cnfyy.com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呐喊油画(名画《呐喊》背后的历史故事)

本文地址:https://www.cnfyy.com/shcs/38574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