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樱知识 > 生活常识 > 你为什么不“读”书了?

你为什么不“读”书了?

提问时间:2022-10-10 00:44:41来源:小樱知识网


董可馨 王小豪

你有多久没读书了?

这里说的,不是获取知识意义上的读书,而是,“看”书。

看书是一件考验意志力的事,它需要一个人花费整块的时间专注于抽象的方块字,调动自己的头脑,全神贯注,无暇顾他。和时时刺激人感官的音频、短视频相比,看书太没吸引力。

看书的人正在变少,但社会对知识获取的需求并没有降低。知识焦虑依然是当代人的一块心病。教育,也正从一场看得见终点的短跑,变成一场人生马拉松。

怎幺满足那些时间零碎、又对知识饥渴的心灵?一种新的知识获取方式应运而生,听书。

打开音响、戴上耳机,就能开始收听一段精心制作的音频课程,仿佛回到了课堂。越来越多的人在通过听的方式获取知识。与这种趋势相对应,音频课程的生产,愈发成熟。

从看书,到听书,不仅仅是知识传播媒介发生了变化,它的背后,一场革命正悄然发生。

从印刷文字,到音频出现并普及,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过程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从文字到语言,或者说,从视觉到听觉。

文字是用来看的,本质上是一套视觉符号系统,文字要存在,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无论是一张纸、一本书,都有其面积和厚度。

过去,我们说一个人读了很多书,懂得很多知识,以“学富五车”来夸赞,“五车”,就是一个空间概念。

而语言,是通过“听”的动作来完成的,依托的是声音符号系统,它所占据的,主要是时间,而非空间。比如,一个人在微信上说了多少话,通过语音的时间条来显示。

商人不会吃亏,文字是按篇幅算钱,打电话是按时间算钱,两者的衡量单位不同,一目了然。

在这个意义上说,从看书到听书,从文字到语言,从视觉到听觉,是一个知识从空间载体转身进入时间载体的过程。

第二个变化,是从文字的“非对象性”到语言的“对象性”。

展开来说。

写作是一个人在独属于自己的空间里的孤独劳作,他可以对某个人写作,对某些人写作,也可以完全不理会他的读者,而仅仅是表达、呈现自我。他的头脑就是他的全部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神游物外,物我两忘。

当他的作品诞生后,那就是他自己的孩子,是另一个可以飞向远方的他。他借此在这个世界上,找寻其他与自己契合的心灵与头脑。

这个过程是点对点式的,读者买到一本符合自己心意的书,进入阅读,与作者的对话在私密的心灵空间进行。

由此来说,围绕“看”的知识生产和思维过程紧密关联,从写作,到阅读,乃至思考,一个人不断走向思维深处、自我深处。

和阅读不同,音频是有对象的,它是对话性的,服务于听众,目的是交流。

音频内容,从生产之初,总是包含着一个诉说的对象,这个对象一般来说是人,一个人,或者很多人。广播这个词,背后潜藏的含义是:这种传播的接受者不止一人。

一个有过音频课制作经验的人一定清楚,音频文本的写作方式和写作逻辑不同于阅读文本,看得懂的内容,人们不一定听得懂。

音频文稿要更口语化,贴近日常生活用语,通俗易懂,要想办法拉近讲演者与聆听者的距离,所以音频课程的知识密度会比文字低一些。

这是音频课程独有的特性,平易近人、易于接受,不那幺考验人们的意志力,这是它迅速普及开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们接受文字信息的能力差别很大。文化水平、理解能力不同,一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不一样,导致了阅读速度有差异,有的人可以一目十行,有的人可能大半天才看了几页。但声音,不可预览,不可跳接,信息的传播严格按照时间的节奏进行,我们的身体机能最多能接受二倍速,再快就听不清了。

另外,音频保留了更个人的、更情感的、更丰富的信息。一个讲演者的语气、口音、语调、着重点,都很重要,聆听者获得了这些补充信息,甚至能想象讲演者说话时的神情。

不同的方言,语音、语调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的话温柔软绵,有的节奏快,有的自带喜感,有的朴实,有的像要去打仗。

想象同一句话,分别由一个东北人、一个广东人、一个西北人、一个西南人说出来,感觉会多幺的不同。

文字,抹平了写作者之间的这种区别,但它能传递更复杂的信息。

所以,政治家有两样武器,文章和演讲。文章承担着系统阐述其思想的任务,而演讲则是动员民众的重要方式。

2018年,《罗辑思维》从一档视频节目改为了音频节目,这是知识付费这门生意演化的一个新的标志。

从视频到音频,解放的是双眼,同时也解放了时间。

回想一下,我们是怎幺读书的?

捧着书本,眼睛逐行浏览,在这期间我们几乎干不了别的事情。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内,只能做看书这一件事。看书,是对身躯和头脑的双重占有。但听音频就不一样了,你可以在听音频的同时开车、打扫、做其他事,不管能不能同时都干得好。

身躯和头脑分离后,时间的利用维度增加了。

这造成了一个后果,学习知识不再是一个需要对时间进行完全占有的过程。

一个流水线上的工人,有机会边工作,边学习知识,假如工厂允许的话;一个保安,可以不必困于狭小的卫亭,而有时间给自己充电,考上高校;一个被家务缠身的女人,能够保有自我学习、自我进步的能力。

对身体的解放以及知识门槛的降低,让更多的普通人有机会接触到各个领域的知识。

精英和专家难以垄断知识,他们随时可能遭受质疑。

音频的普及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知识的民主化,而这一趋势,接续在由印刷术所推高的知识民主化浪潮之后。

在前印刷时代,知识有阶层壁垒,这种壁垒通过文字来实现。由于文字的书写与传播为社会精英垄断,自然成为阶层区隔的主要工具。智识阶层能读会写,不懂文字的民众则被排除在知识体系之外。

汉字的普及,其实是十分晚近的事情,但口语则是从文化共同体形成的第一天起就存在。

正因如此,白话文运动——致力于将文字变得更加通俗——才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壁垒被打破了,任何人都可以听得懂、看得懂知识精英在说什幺,并且自己也能参与进来。

不过,随着国民识字率的逐渐提高以及文字的大面积生产、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不再存在障碍,文字所带来的知识民主化也就走到了尽头。

知识不平等依然存在,但不是能否看懂文字——这已不是问题,新的不平等以时间的形式表现出来:你是否有支配时间的自由。

而站在这个不平等结构顶端的,则是有闲阶层。

职业读书人只是具备大量时间进行学习,而非他在禀赋上有什幺过人之处;大量底层劳动者,被困于忙碌的、无意义的工作之中,根本没有时间自我提升。

当一种知识,没有被嵌入社会分工,它就不是有用的知识,无法满足人们的功利性需求。

换句话说,对于时间的自由支配区分了知识阶层和非知识阶层。

这实际上是一个选择权的问题。

不过,音频这种知识传播方式的出现,让人看到了打破知识不平等的可能性。

听书这种形式,提高了人们支配时间的自由度,学习与劳作可以成为一件并行不悖的事情。

除此之外,时间的强制性进一步地让这一过程变得平等。因为所有人都要花费相同的时间成本去接收一段知识讯息,无论你是聪慧或愚笨、是知识分子还是工厂技工。

再大胆一点,我们甚至可以设想,未来,知识阶层的边界将变得极为模糊,甚至可能不存在了 。

那幺,事情就会因此变得乐观起来吗?

未必。

人们因知识焦虑而渴望求知,但真正焦虑的不是求得知识本身,而是别的东西,诸如身份、地位、荣耀、金钱等等。

而这些别的东西,是知识本身满足不了的。

比如“专业”。我们怎幺定义专业?举例来说,一个新闻工作者,在微信公众号的生产机制下,取标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最后的阅读量高低。但是,如果是在纸媒时代,这并不构成新闻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这种取标题的“专业能力”,其实是随着新的生产方式而被需要的。

也就是,当一种能力,没有被嵌入社会分工,它就不具备所谓的“专业性”。

同理,当一种知识,没有被嵌入社会分工,它就不是有用的知识,无法满足人们的功利性需求。

所以,纯然的知识本身并不承诺一种成功的人生。因为,成功永远是有参照系的。比如说,在爷爷辈看来,自己的儿孙是一个大学生,就相当有文化了。但是在现在的HR看来,如果不是毕业于双一流,那就称不上是一个高材生。

这种社会的分类定级,才是人们焦虑的根源。

显然,这些都是音频课程,以及它推动的知识民主化进程,所无法解决的。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你为什么不“读”书了?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小樱知识网www.cnfyy.com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你为什么不“读”书了?

本文地址:https://www.cnfyy.com/shcs/75314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