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樱知识 > 生活常识 > 规模并非总是越大越好

规模并非总是越大越好

提问时间:2022-10-10 01:07:57来源:小樱知识网


胡泳

前些年流行一个词,叫作“互联网思维”,业界人人挂在嘴上,尽管没有谁能确切说清它是什幺。不过有一种总结被很多人奉为金科玉律,即互联网生意必须是“可扩张的”,它是互联网公司的真正价值所在。如果不能规模化发展,既不会有所谓的“长尾”,也不会出现“平台”。风险投资都热衷于“先花大钱搞开发,然后利用最小的边际成本快速扩张,实现规模化能力”的商业模式。

“它能上规模吗?”这几乎是所有人对任何新事物—初创企业、技术、想法—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从小规模开始是可以的,但更大的规模几乎总是被认为更好,或者至少是更有利可图。英文中的“规模”(scale)一词来自拉丁语scala,意思是“阶梯”,求规模似乎具有十足的正当性,因为众人皆知,在这个世界上,往上爬总比往下滑要好。

然而,汲汲于这种逻辑,我们失去了对何为适当、什幺又真正有效的感觉。其实,提高规模并非在所有时候都可取。甚至还会出现极端的情况:规模大小与力量不再相关:力量越小、越不可见,其危险性越大。规模已经被颠覆。

现实里,面对在跨越不同规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人们很容易变得麻木。与此同时,每一个局部挑战都被卷入了一个复杂的影响网络中。这样下来,即便是解决小范围的局部条件下的问题也会受到更大范围内的条件约束,这种情况着实令人头疼。

着眼于此,纽约新学院的设计学教授詹默·亨特写出《规模思维》,试图对我们目前的社会困境进行透视,并概述在许多“破碎”系统中导航的设计策略。亨特给我们的启发是,把规模理解为一个思考当下的概念性框架。这个为亨特称之为“标量框架”(scalar framing)的想法,是建立一个从规模的角度进行思考的开创性框架。

亨特说,从人到整个城市,再到行星乃至宇宙,每一次连续的向外的缩放都会重新构建视图,为我们提供新的信息、新的视野和新的思考语境。向内的缩放也是一样。

如此构建标量框架就会发现,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或缩小,总会出现新的机会。标量框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灵活的方法,通过复杂的分层来鉴定被忽视的机会、有利害关系的人、制约因素、合作者和新的认识。它也显示出我们常用的两种类型的解决方案的利弊。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可以快速扩展,但很少接受最接近问题的人的反馈;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缓慢且不可预测,很少能对涉及趋势的转变作出较好的反应。

如果说问题与解决方案之间存在鸿沟,那幺自下而上不是建桥的最好方法,但自上而下则不能保证桥会建在需要的地方。为此,亨特提出了一种中间方法,他称之为“搭脚手架”:设计一个处于中间的框架,它不属于事物本身,而是促成产生许多不同的配置。

脚手架是一个类比:它是从上面设计的,搭建它需要知识,同时必须对过程有所体察。但它同时是自下而上的,必须设计一个开发过程鼓励来自下面的输入,以便捕捉大众的智慧,将很多人的理念综合、优化并使之在最大限度上得以实现。作为一种“中间框架”,它必须内嵌持续的反馈循环回路,将脚手架搭建者同社区连接起来;也必须拥有各种迭代路径,允许过程的结果按照从一开始就不甚明朗的内部逻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定期调整和修改,不断试错和迭代。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规模并非总是越大越好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小樱知识网www.cnfyy.com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规模并非总是越大越好

本文地址:https://www.cnfyy.com/shcs/75324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