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樱知识 > 生活常识 > 太平盛世(掌舵人是一位不世出的豪杰)

太平盛世(掌舵人是一位不世出的豪杰)

提问时间:2022-11-19 20:20:25来源:小樱知识网


西晋末年,一边是“烽火照帝京”,另一边却有“乱世桃花源”。有个小朝廷用三十年的时间,开创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可惜持续时间还不够长,而且此朝比较低调,于是,一段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淹没在浮尘之下。

当时,司马家的子孙们为了争夺皇权打得鸡飞狗跳,狼奔豕突。304年,晋惠帝带人去打司马颖,在荡阴战败,皇上亲自中了三箭,脸部还受了伤,百官及侍卫作鸟兽散,然后皇上又亲自当了俘虏。八月,安北将军王浚终于打败了司马颖,可惠帝又被裹挟到了洛阳。接下来,像快递包裹似的,皇上又被司马颙手下的将军张方劫持到长安,皇宫宝藏也被洗劫一空。

自己家的江山不珍惜,内战打得“方兴未艾”,外族就趁机下手了。匈奴人刘渊异军突起,在河东自称汉王,野心勃勃要逐鹿中原。其实在他之前,有一个氐族人捷足先登,已经在成都称王,建立了“大成”国。

历史上“大成”的存在感很差,大家比较陌生,因为北方的刘渊太抢镜,西晋是他们家消灭的,洛阳是他们家攻破的,皇帝也是他们家弄死的。所以“大成”的面目一直比较模糊,但笔者阅读了相关资料之后发现,这个“大成”非常难得,大有成功之道。

“大成”闷着头就建设了一个太平盛世,他的掌舵人李雄更是一位不世出的豪杰。同样是占领了蜀地,若论治国,李雄和他搭档的水平应在刘备和诸葛亮之上。笔者甚至愿意把他和唐太宗相提并论,赞叹他为后世李唐家的“贞观之治”打了个样子,这还算不得偏爱与拔高。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位乱世英雄——李雄。

西晋末年关西一带兵连祸结,十余万百姓流落入川来讨生活,因不甘于地方官的压迫和掠夺,流民不得不揭竿而起,共推素有威望的李特为首领。李氏本是略阳(今甘肃秦安县)氐人的望族,李特英武善射,有勇有谋。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一个段子,当年入川过剑阁时他曾经笑过刘禅:“有如此之地而面缚于人,岂非庸才邪!”——阿斗先生据有这样的险关而叩头纳降,还不算是个庸才吗!

李雄是李特的三儿子,据《晋书•卷一百二十一•载记第二十一》:“雄身长八尺三寸,美容貌。少以烈气闻,每周旋乡里,识达之士皆器重之。”仅从“外貌协会”的角度看,此人生得高大威猛,仪表非凡,从小就被人看重。有一个叫刘化的高人,看了他的相之后说:“将来关陇地区的人向南方移民,到时候李家老三会做一番大事,做一方霸主。”

刘化真没走眼,李雄开始是父亲帐下的前将军。303年,李特被益州刺史罗尚击杀。他的叔叔李流扛起大旗,但很快病故。此时,千钧重担就落在了李雄的身上。李雄不负众望,领导流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跑罗尚,攻占了成都。304年他在成都称王,改元“建兴”。

306年,李雄的重要搭档隆重登场。此人姓范名长生,本是成都一带天师道的首领,出生于汉建安二十三年的他此时已经是八十八岁的高龄,比在渭水钓鱼的姜子牙还老。《资治通鉴》云:“长生博学多艺能,年近百岁,蜀人奉之如神。”诸葛亮死后在小说里被封神,这位范高人在生前就被蜀人敬若神灵了。

范长生威望素著,在青城山拥有武装,且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川中一呼百应。在流民起义军最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出粮资助,帮他们转危为安。

李雄据有成都之后,认为流民政府毕竟没有根,要立得稳必须得到蜀地土著的支持,于是他恭请范长生出山。李雄诚心表示,愿迎立范长生为君,自己甘为臣下。这就不仅是十足的诚意了,这种宽广的胸怀也让范长生感动并钦佩。

两人合作之初,即能坦诚相见,殊为难得。

范长生并不贪恋一把手的领导权,也并不认为自己有当皇帝的命,反过来劝李雄自立为帝,自己当丞相来辅佐他。

李雄于是正式即皇帝位,立国号为“大成”,具置百官,范长生被封西山侯。

这一年李雄年方三十,一老一少齐心协力,推动国家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

范长生的涉世宗旨是“清心寡欲,敬天爱民”,他给皇上进献的八字真言是:“休养生息,薄赋兴教”,另有六字金玉良言是:“切莫穷兵黩武”。这些施政方针既吸纳了文景之治的成功经验,又汲取了蜀汉亡国的惨痛教训。

李雄虚心受教,执行力很强。大成国“男丁一岁谷三斛,女丁一斛五斗,疾者减半;户调绢不过数丈,棉不过数两。”这算是相当轻的赋税了,在此基础上,国家宽和政役,简刑约法,罚不妄举,刑不滥及,狱无滞囚。政治清明,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踏踏实实种好了庄稼,天府之国就能迅速积累财富。据《华阳国志》载:李雄执政时期,“事少役稀,民多富实”。

与此同时,“大成”建官学,兴文教,端风化,“乃至闾门不闭,路不拾遗”,民风淳厚到这种地步,中国历史上也并不多见。李雄的年号,“晏平”用了六年,“玉衡”用了二十三年,所以,笔者称之为“平衡盛世”毫不为过。

这边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那边安定祥和,歌舞升平。各地民众纷纷逃往蜀地这块“安全岛”以避乱,“大成”对远道投奔的人统统给予优待。

李雄是一位大心脏大度量的明君,人品厚重,胸怀宽广。族人苻成和隗文一度背叛,还伤了李雄的母亲,待他们又归降时,李雄宽恕他们的罪恶,再次接纳,真心对待。

公元318年,百岁老者范长生在给“大成”定好盘子之后,在成都“羽化升天”。

李雄继续贯彻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

《晋书》记载李雄“手不释卷”,好学然后知不足,故能从谏如流。

立国之初,曾经有人因进献金银珍宝而得了官职。朝臣中有一位类似于魏征的直言诤臣名杨褒,时任左仆射,他认为此事很不妥,劝谏说:“陛下是一国之君,手下的官员必须是从四海之内招纳的贤才,怎么能用官位卖钱呢!”

李雄认为杨褒说得在理,诚恳向他认错并道了歉。

因为一次醉酒,李雄也办了糊涂事,不光是推搡了中书令,还杖打了太官令。酒醒后,杨褒进言:“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各有各的威仪,身为天子,酗酒闹事,像什么样子!”

李雄从此就戒了酒。

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增长是一个显性参照。

史书记载,“大成”所辖汉族人口按户编组,置左、右司隶,各领户二十余万,因此汉户的总数在四五十万之间,依据蜀汉时期平均每户为3.99人来合计,那么,其汉族总人口当在二百万人左右,这已经是蜀汉人口的两倍。此外,入川的流民总数也在十数万,益州的少数民族部落人口尚未统计在内。

三国蜀汉,以一州之力与魏吴十二州抗衡,连年对外战争,耗空了国力。尽管诸葛亮治蜀有方,奈何百姓负担沉重,无法加增租税,不得不靠货币贬值来维持,但这仍然是一种变相盘剥,饮鸩止渴,结果使得蜀中“虚用其众,刻剥众羌,劳役无已,民不堪命”。

“穷兵黩武”是刘备与诸葛亮的致命伤,所谓“恢复汉朝”只是一个招牌而已,要实现的不过是自己的政治野心,可赌掉的却是蜀中百姓的幸福安康。

玉衡二十四年(334年),六十一岁的李雄驾崩,在位共三十年。他在位,百姓跟着过了三十年的太平日子,对他而言已经算是鞠躬尽瘁,他管不了身后的事了。因为接班人问题没把握好,他死后,国势迅速由盛转衰。

李雄厚道了最后一把,没想到却埋下了祸患。他的遗命是让他大哥李荡的儿子李班继位,数月后他的亲儿子李期出手,杀李班自立。没过几年,他的本家叔叔李骧之子李寿冒出来,又杀了李期。李寿奢侈荒淫,嗜杀成性。他死后,其子李势继位,这更是一个贪婪残暴的主,又大肆杀伐,国势更加衰弱。

347年,东晋将领桓温率兵来攻,李势战无可战,只能投降,其残余势力在349年也被扫荡干净。

李雄的国号是“成”,后来的李寿又改称为“汉”,为了避免混乱难记,咱们还是叫他“成汉”较为准确。

太史叨叨令感言:对一个帝王功业成就的评价,有两个观察角度:一,从他个人出发,看是否平定内乱,一统江山,并开拓了多大的版图。这方面,秦始皇和成吉思汗是个中翘楚。如果单看这点,晋武帝司马炎都比曹操、刘备和孙权玩得大;二,从百姓出发,看能否带来安定,还能带来富裕和太平,这方面,有三皇、周文王、汉文帝、汉景帝和宋仁宗。当然,一手能勘定战乱,一手又能开创盛世的人更了不得,这也是汉光武和唐太宗倍受后人景仰的根本原因。

参考书籍:《晋书》《资治通鉴》《两晋南北朝史》《魏晋》《晋五胡指掌》《魏书》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太平盛世(掌舵人是一位不世出的豪杰)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小樱知识网www.cnfyy.com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太平盛世(掌舵人是一位不世出的豪杰)

本文地址:https://www.cnfyy.com/shcs/80127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