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樱知识 > 生活常识 > 将相和的三个小故事(将相和三个小故事概括150字)

将相和的三个小故事(将相和三个小故事概括150字)

提问时间:2022-11-24 04:30:41来源:小樱知识网


将相和三个小故事概括150字?

1.完璧归赵:战国时期秦国看中了赵国无价之宝和氏璧打算用15个城邑换取和氏璧赵国很为难担心秦国没有诚意拿了和氏璧却不给城邑。赵相蔺相如携璧入秦发现秦王果真没有交换的诚意于是携璧以死相逼宁为玉碎定要秦国先划让城邑秦王自觉理屈退殿而去蔺相如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史称完璧归赵。

2.渑池会:秦昭襄王为了攻打楚国主动要求赵国交好。秦王派使者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于是蔺相如陪赵惠文王与秦昭王会于渑池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3.负荆请罪:蔺相如在渑池会盟后被封为上卿蔺相如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处处对廉颇容忍谦让终使廉颇愧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二人成为至交。由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30字将相和的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家,立了大功.

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家,又立新功.

第三个故事: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3个故事的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和起来又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

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

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将相和》里面的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3个故事的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和起来又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本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蔺相如和廉颇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辉的人物。“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个故事着力刻画了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则着力赞扬了廉颇的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精神。

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言辞无礼充满不满情绪。理解廉颇的这段话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廉颇英勇善战威震朝野战功赫赫这是实情。甚至在“渑池之会”中维护国家尊严也有他一半功劳因为“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但是对于蔺相如的认识却失之偏颇。蔺相如虽不能持刀作战但他的唇枪舌剑同样为赵国保住了尊严。何况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他均是以性命来逼秦王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现在璧在我手里你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可以说蔺相如也堪称一员猛将只不过他出入的是没有刀光剑影的战场但战斗同样是惊心动魄的。

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这在他们的语言中都有体现。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将相和”的故事才成为历史上一段光彩不灭的佳话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将相和的三个小故事(将相和三个小故事概括150字)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小樱知识网www.cnfyy.com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将相和的三个小故事(将相和三个小故事概括150字)

本文地址:https://www.cnfyy.com/shcs/81462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