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樱知识 > 生活常识 > 翻几番怎么算-军费应该怎么花最有效

翻几番怎么算-军费应该怎么花最有效

提问时间:2022-12-01 22:14:06来源:小樱知识网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是国家、种族的大事,攸关生死。一个国家的地位,今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状态,往往是由少数的几场战争决定的。极端情况下,输了一场战争,就意味着亡国灭种,决定了几十万上百万人的生死,也决定了上千万人今后几十年、上百年的生活状态。

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王朝更迭几十次。每一次更迭,关键都是几场战争的胜负。一场战争,决定了一个王朝往后几百年的命运。

中国近代的没落,有很多原因,甲午海战、鸦片战争等几场战争的失败,大大地加速了这一个进程。

今日美国的霸主地位,现在的整个国际格局,都是由二战决定了。美国的崛起,是由三场战争推动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二战。

中国要超越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台海战争是最为关键的事件。所以,台海战争,不仅仅关系到收复台湾,也是一战定乾坤,是世界霸主权杖在中美之间交接的隆重仪式。兵者,国之大事。台海战争,如果处理得当,将大大加速中国的崛起;如果处理失当,惨胜如败,则会大损国威。正因为如此,这一战才慎之又慎,不仅要有必胜的把握,还要做得干净利落。

争斗是所有动物都会存在的现象,但战争却是人类独有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战争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要素也在改变。

总体来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几个:武器、人、战法、资源。

武器:武器是战争的工具,要杀敌,不能赤手空拳,得凭借不同的武器。武器,也是划分人类战争阶段的核心要素,就像工具是划分人类发展阶段的核心要素一样。

人:战争是由人拿着武器的战斗行为,因而人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人首先要有一定的数量,10万的军队面对1万的敌人,胜算就很大。军队的人员规模,往往是一个国家战斗力的关键指标。百万雄师,是一个军事大国的象征。除了数量,军事人员还要注重质量。这就涉及到军事训练,包括战斗技能、严明纪律、战斗意志这三个关键要素。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人员规模的重要性在降低。并不是100万人就一定可以战胜10万人,武器装备如果存在代差,是可以抹平在人员规模上的巨大差异的。

战法:也就是战争理论、各种作战方法。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将帅。将无能,累死三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战法是与武器紧密相关的,步兵和骑兵的战法肯定有很大不同,坦克、飞机集群的战法跟冷兵器时代又有根本不同。当你有大量导弹的时候,战法肯定又不一样。需要指出的是,人员规模、作战方法,只在双方武器装备不存在代差的情况下,会影响胜败。如果武器装备存在代差,人员规模、作战技法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在一挺机关枪面前,你是用虎鹤双形,还是用降龙十八掌,结局都一样。面对八国联军,清军的将军就是霍去病在世,也没招。

资源:主要是后勤,包括对武器的补给和对人的补给。人的补给很简单,核心是食物,以及衣物。对武器的补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战力补给,就是武器弹药;另一个是战能补给,骑兵时代就是战马的粮草,近现代就是驱动各种战争机器的石油。

上面提到,武器是划分人类战争阶段的核心。纵观人类战争历史,依据武器的不同,可以将人类战争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代军队——步兵:古代的战争,大部分都处于步兵时代,就是大量步兵手持刀剑武器,以步兵方阵等形式来进行战争。步兵时代,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人数规模,10万步兵要是不出意外的话,打败1万人的军队是没有悬念的。以少胜多是个例,以多胜少才是常态。除了人数规模,资源补给也至关重要。因为步兵时代,军队向前推进就是靠走,行动非常缓慢,一天也就推进几十公里。要长途奔袭,往往光是到达交战区都要几个月,这上百甚至上千公里的距离,会形成漫长的补给线。补给在运送过程中也会形成很大的消耗。这种情况下,战争就是在消耗国力。所以,在作战几年以前,就要开始囤积粮草,国库充盈才能开启战端。

第二代军队——骑兵:骑兵与步兵,最大的变化,就是对马的大规模利用。步兵当中虽然也有马,但数量并不多。骑兵是以马为主,几乎人均一匹战马。而且,日常训练,都是骑在战马上,相应的战法也跟步兵不同。骑兵的机动性要比步兵高一个等级,行进速度是步兵的几倍。骑兵的巅峰就是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大军,不仅打败宋朝入主中原建立元朝。蒙古军队一度远赴欧洲,把欧洲的军队也打得落花流水。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中华文明和欧洲都是井水不犯河水,没什么交集。蒙古军队,是第一个征服中原大地与欧洲部分领土的军队。当时蒙古军队兵锋所指,所向披靡。无论是中原的宋朝军队,还是欧洲诸国的军队,都不是对手。核心原因,就是骑兵对步兵的非对称战力。当时的宋朝和欧洲军队,主体还停留在步兵阶段,面对主体是骑兵的蒙古军队,弱势非常明显。步兵到骑兵,是人类战争形态的第一次跃迁。

第三代军队——枪炮军队:骑兵虽然厉害,但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枪炮的出现,让人类战争从冷兵器进入热兵器。这是人类战争形态的第二次大跃进。大规模装备了枪炮的军队,在面对骑兵、步兵时,非对称战力优势也非常明显。非对称战力双方,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是单方面屠杀。掌握更高等级武器的一方,在人数上以少胜多是常态,而不是个例。第三代军队对阵第二代,最典型的就是清朝末年,欧洲国家对清朝的几次战争,比如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第四代军队——坦克+飞机:坦克集群的出现,再一次大幅度改变了战争的面貌。德国的闪电战,是一个代表性的战法。再加上飞机、舰艇、潜艇等武器的配合,构成了二战主要的武器库。二战时期,各个参战国在武器上虽有差异,但并不存在代沟。德国有坦克集群、飞机,法国、苏联也有。因此,各国陷入苦战。试想一下,如果是第四代军队对阵第三代。只有德国有坦克集群和飞机,其他国家都还处于第三代的枪炮阶段,那战争的胜负是毫无悬念的。其结果会跟蒙古大军横扫北宋步兵、英国军队横扫清朝军队一样,依托武器装备上的非对称优势,快速锁定胜局。

第五代军队——核武器+导弹+载具:二战之后,很快就进入美苏冷战。这时候的武器装备,虽然坦克、舰艇也还继续存在,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已经不再是他们,而是核武器、导弹,以及他们的载具(喷气式飞机、航母舰队、核潜艇)。

新的战争形态下,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改变了,很多战争概念和理论也会改变。可以说,现在的战争理论,还不是建立在第五代武器体系之上,有很多其他战争时代留下的影子。

与其他四个时代的武器相比,第五代武器系统有两个最关键的特点——杀伤力大、杀伤距离远。新的战争理论,也应该建立在这两个特征的基础上。

在步兵时代,一个步兵的杀伤力很小,也就是对附近的几个人构成威胁;骑兵的杀伤力要大一点,但差别不大。人骑在马上,可以凭借高度、速度优势,对附近几十个人构成威胁;枪炮的杀伤力要大一个量级,炮弹可以打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远,大当量的炮弹可以杀伤上百人,一挺机枪也可以杀伤几十上百人。

坦克+飞机时代,武器杀伤力又上一个等级,坦克的行进速度足以支撑德国的闪电战,飞机的速度就更快了。尤其是飞机的出现,将战场从二维拓展到三维,而且大大增加了可触及的战场区域。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几百公里外,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

然而,与导弹相比,飞机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战争理论中,经常会提到战略要地的概念。就是那些地理位置处于枢纽区、易守难攻、对战争走向有重要影响的部分据点。没有导弹、飞机的时候,部队都留在地面上,只能“平推”。这种情况下,一些战略要点就绕不过去。要将战线往前推,就要拿下在行进过程中的一个个据点。当有了飞机之后,飞机可以在短短一两个小时内,飞到几百公里外的敌方阵地。有了导弹之后,可以在几千公里外进攻敌方。这时,以前的那些战略要地就失去了意义。整个战场上,已经无险可守了。

以前的战争理论,很多都是围绕这些战略要地的攻防战。一个个的战略据点,就像棋盘上的棋子。战争的指挥,就像下棋。飞机、导弹的出现,让这套理论完全失效。

以前的战争,都是接触性的,也就是交战双方会近距离接触。步兵、骑兵不用说,交战双方会缠斗在一起;枪炮、坦克的战斗,也会近距离接触,即使是二战时期的飞机战斗,也会近距离接触。导弹的出现,创造出非接触战争方式。交战双方相隔几百甚至几千公里,谁也看不到谁。

面对第五代战争形态下,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应该怎么做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新的战争形态,这句话更加贴切。“台下”的功夫对于战争的胜负更加重要,真正打仗的时间反而很少。在飞机导弹满天飞的时代,即使是比较大型的战争,持续时间也会比较短暂。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一场战争持续几年,几个月都用不到,战争的胜负几天就能出结果。而且,战争的胜负,在战前根据力量的对比,尤其是武器装备的性能指标,基本就可以预测出结果。战场上的临机应变、战略战术,反而没那么重要。比如,如果一方有100架第五代战机,而对方只有几百架四代机甚至三代机,那胜负在开战前就已经确定了。

以台海战争为例,有一种说法:大陆要收复台湾,李登辉时期,需要3个月;陈水扁时期,需要一个月;马英九时期,需要两周;现在,只要3天就能结束战争。之所以时间会越来越短,核心就在于武器的更新换代,导致战争可以更快地决出胜负。

如果是几十年前,需要抢滩登陆,然后用坦克集群去一点点攻占对方据点,那时间肯定是以月计;如果是飞机轰炸,那战争结束的时间是以周计算,因为还需要经历一场空战来夺取制空权。

现在这场仗怎么打呢?地面部队不再是主角,甚至飞机都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火箭弹和导弹。几个小时火箭弹、导弹的火力覆盖,就已经完成了这场战争80%的工作。接下来,浩浩荡荡几十万人登陆台湾,反而只是在做点扫尾的工作而已。战争的胜负,在大军登陆之前就已经决定了。

第五代战争形态下,真正的主角就是各种射程的导弹,近程、中程、远程、洲际导弹。其他的武器平台,无论是飞机、航母还是潜艇,都是导弹的载具。飞机上的武器,不再是机枪大炮,也是导弹。所以说,飞机本质上就是一个送导弹的工具。航母,本质就是一个机场,运送飞机的,而飞机又是为了运送导弹。所以,航母编队本质上也是为了送导弹。而且,航母、飞机、导弹,构成一个链条:航母编队把飞机送到距离目标一两千公里内,然后由飞机把导弹送到离目标几十公里内,然后发射导弹击毁目标。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又是航母又是飞机,直接用导弹攻击几千里外的目标不行么?这有两个问题:首先,全部用洲际导弹或远程导弹的话,成本下不来。导弹是消耗品,而飞机、航母可以重复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军事成本;其次,洲际导弹的灵活性不高,只能攻击固定目标,面对移动目标就不行了。总不能从几千公里外发射一枚导弹,去攻击对方的飞机吧?

大国重器核潜艇,其实也是一个导弹的载具,是运送导弹的平台。由于海水对电磁波的屏蔽作用,用雷达很难探测到潜艇。因而,潜艇的隐身性能天生就要强于飞机。

战争的等级,直接决定于导弹运送的是什么弹药。如果是常规弹药,那就是常规战争;如果运送的是核武器,那就是核战争。军力的核心,就在于核武器+导弹+载具这三样能力的提升。

核武器方面,其实在技术上提升的空间已经不大了。核武器无非是要提升爆炸当量,现在氢弹的当量已经可以做到很大了。世界上制造过的最大当量的氢弹——大伊万,已经做到了一亿吨TNT当量。一亿吨TNT当量是什么概念呢?地球上已经找不到可以让这颗氢弹爆炸的地方了。为此,这颗氢弹当量被人为削减了一半。

这颗氢弹有多大的威力呢?据测算,如果投放在莫斯科上空,会造成以莫斯科为中心半径500公里内的所有城市毁灭;如果投放在纽约,从纽约到费城相距700公里半径内的所有城市都将不复存在;如果投放在美国东海岸,则会造成高达1000米的超级海啸。

氢弹的当量,理论上可以做大无限大。也就是说,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如果要造出一颗10亿吨TNT当量的氢弹,理论上也是可以的。从破坏力角度,人类已经把武器玩到极致了,接下来没什么可提升的空间了。大国的核战略,无非是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维持一个合适的核武库。据悉,中国目前存有一些千万吨TNT当量的氢弹,美国只存有一些900万吨当量的氢弹。

既然核武器本身的提升空间有限,那可发力的就只有两个方面:导弹和载具。

导弹的发力点有两个,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准确度。要让导弹干细活,准确度首先要有保证。如果动不动就偏差几公里,那实用性就大大降低。除了精度外,速度也很重要。速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速度是突破反导系统的关键。目前导弹的发力重点,就是高超音速武器。这方面,中国和俄罗斯貌似还要强于美国。这件事情让美国很头疼,高超音速导弹,再配上钱学森弹道,美国现在的反导体系基本就是一个摆设了。就凭这一点,就能对冲掉美国很大一部分军事优势。

大当量的氢弹+高超音速导弹+强生存能力的载具(核潜艇、轰炸机、陆基导弹发射基地),单凭这三样,就承担了保障中国国家安全的80%以上责任。有了这三样,以后中美竞争无论多么激烈,即使到了军事摊牌的程度,美国也不敢贸然发动全面的对华战争,更不敢发动核战争。原因很简单,我们可以保证在美国土地上爆炸几颗千万吨TNT当量的氢弹。只要有一颗千万吨级氢弹在美国爆炸,就可以抵消掉美国发动战争获得的所有收益。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成为一门只亏不赚的买卖,这也是核威慑均衡的关键。

在载具方面,目前主赛道是飞机的更新换代。最新战斗机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了,高一代的飞机,其非对称优势异常明显。根据F22和歼20的演习数据,五代机相对于其他战斗机,战损比普遍超过100倍。也就是说,一架五代机可以顶的上数百家低代飞机。这个非对称优势,有点类似于骑兵对于步兵、枪炮部队对阵骑兵、坦克部队对阵枪炮部队。高一等级的战斗机,在面对低代飞机时候,并不是战斗,而是单方面的屠杀。

在价格方面,一架歼20预计1.1亿美元,而歼-10 预计2800万美元。也就是说,用买4架歼10的钱,就够买1架歼20。然而,根据战损比,一架歼20抵得上100架歼10。所以,歼20虽然要贵很多,但是按实际的战斗力,却是性价比高很多。歼20的研制费用不超过500亿,这笔钱花的很值。

历史经验已经多次表明,在交战双方的武器装备存在代差的情况下,军队和武器数量已经不重要,起决定性因素的是武器的质量。只要具备代际优势,就可以实现单方面的屠杀。

基于上述讨论,我们再来思考中国的军备战略。武器的作用已经超过军队人员规模,目前战争的主战武器已经由二战的坦克集群,转变为导弹+飞机。集中力量,把这两项做到独步天下,就是提高军队战斗力最有效的方法。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中国每年军费1万亿,应该在核心武器上倾斜更多资源。

在导弹和战斗机这两个关键武器上,中国是有机会超越美国的。在导弹方面,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已经超过美国;五代战机方面,中国的歼20很快就能换装国产发动机,届时可以与美国的F22并驾齐驱。但是,F22的生产线被奥巴马拆掉了,目前只有不到200架,掉一架少一架。而歼20的生产线还在,可以一直生产。完成形态的歼20是要强于目前美国普遍服役的F35的。中国如果拥有1000架歼-20,就拥有了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大量导弹+歼20机群,让中国可以从容面对任何国家的军事威胁,包括美国。

提高高超音速导弹和五代机、六代机的研发强度,争取在这两方面获得相对美军的非对称优势,是中国军备非常重要而紧急的事情。为此,甚至可以挤占其他领域的军费投入,比如缩减军队人员规模,缩减陆军坦克、装甲车的规模,缩减在低代战机上的开支等。

在导弹为核心的新时代,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那种在陆地上的坦克集群大决战、在海上舰艇集群的炮弹对轰,已经成为过去时了。

如果要发生战争,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假设一下:

中美战争,中美在台海或者南海的战争。首先,是一波导弹对轰,中国会向美国的航母集群实施饱和式攻击;如果美军还从日本、韩国的基地发射导弹或起飞飞机,那中国的导弹也会把这些基地覆盖一遍。同样的,美国也会先发射一波导弹来轰炸中国的导弹基地和军事机场。接下来,才是双方的战斗机群决战。这两项战斗下来,基本就已经分出胜负了。丧失制空权的一方,即使在海里还有大量的舰艇,在陆地上还有大量的坦克、装甲集群,也无法挽救败局。对方的导弹+战机集群,可以实现单方面屠杀。

中日战争(排除美国的影响)。中国要报当初甲午海战的仇,会在海里跟日本的舰队来另一场甲午海战么?不会的。中日之间,最近的距离是1000公里,最远是7000公里。近程导弹射程在1000公里内,中程导弹射程1000-3000公里,远程导弹射程3000-8000公里。也就是说,中远程导弹完全可以覆盖日本全境,也完全可以覆盖日本的所有军事基地。如果日本舰队有胆子开到中国近海,在1000公里内直接用近程导弹就可以解决。

美俄的远程、洲际导弹很厉害,但由于有《中导条约》限制,近中程导弹没能发展起来。而中国没有这个限制,也抓住这个机遇大量发展近中程导弹。依据现在的情况,中国的近中程导弹很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数量少说都有数千枚。中国要打日本,根本就不用出动水面舰艇部队去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对轰,先对日本的海军基地、空军基地、陆军基地来一波导弹饱和式攻击,就已经完成了这场战争的80%。歼20最大航程约40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1500公里。如果再配上空中加油,作战半径几千公里没问题。导弹没解决完的,歼20战队再补一刀基本就完事了。

中印战争。即使是中印在地面上的战争,也不会是那种坦克集群战斗,更不会是那种上万人冲锋式推进的战斗,也是先来一波导弹对轰,接下来双方的战斗机群再来一波空中决战。这个时候,战争就已经分出胜负了,掌握制空权后,获胜的一方可以单方面屠杀对方的地面部队。地面士兵根本都不用接触,战争就结束了。即使是陆地战争,陆军的作用也很小了。导弹+空军部队在锁定胜局的情况下,陆军去占领阵地,更多是具有象征意义。

台海战争。在很多人的想象当中,台海战争会是几十万人抢滩登陆,然后在台湾与其机械化部队进行对轰;再配合水面舰队、飞机的对轰。几十年前,台海战争会是这样,但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由于台海距离很近,发射火箭弹更加省钱。所以,大陆会先把有价值的军事目标,包括指挥中心、机场、海军基地、陆军基地等先用火箭弹+导弹轰炸一遍,炸的差不多了,再出动战斗机群去查缺补漏一下。差不多一天时间,已经干完80%的活了。接下来的大部队登陆,其实就是接收战果。即使是美国航母舰队来援,也会被中国的导弹+飞机集群“封锁”在1000公里以外,根本就无法靠近台海。

不同时代的武器,其战争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经历了大量的步兵战争;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军队,是骑兵的巅峰。蒙古骑兵对阵宋朝军队,就是典型的骑兵对步兵;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军队,首先建立了规模化装备枪炮的军队。在这个军队面前,还停留在步兵、骑兵阶段的清朝军队不堪一击;一战是枪炮战争的巅峰;二战是坦克+飞机+舰艇战争的巅峰。

二战之后,就没有发生那种大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所以,导弹+飞机集群的战争形态,还没有发生过。美苏冷战如果变成热战,就会是那种战争。很幸运的是,这一切没有发生。二战之后,美国发动的几场局部战争,其实都不能作为新时代战争的代表。因为美国是装备了第五代武器(导弹+先进战斗机群),但其对手却很弱。俄罗斯的车臣战争也类似,虽然一方装备了第五代武器,但对手太弱。车臣战争并没有打出第五代战争的形态。

某种程度上,海湾战争是目前唯一具备一些第五代武器战争特点的一场战争。在出动地面部队之前,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射了288枚战斧巡航导弹和35枚空射巡航导弹,出动飞机近10万架次,投弹9万吨。几波打击下来,就已经消灭了伊拉克军队的大部分战斗力量。这场战争,伊军伤亡10万,美军的伤亡却只有606人。

21世纪的战争,除了核战争或者中美俄发动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般的战争就是海湾战争这样。导弹+飞机轰炸在短时间内锁定胜局,然后地面部队去收割胜利果实。而且,海湾战争是在1991年发生的,经过20年的发展,现在的战争形态会比海湾战争更进一步,导弹+飞机的作用会更大,地面部队的作用会更小,战争时间更短,双方的伤亡差距会更大。

与海湾战争相比,相信将来的台海战争,将更加鲜明的体现出第五代战争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台海战争会让全世界再一次见识一下第五代战争应该怎么打。这场战争对其他国家的震撼,不会亚于当初海湾战争。

我一直觉得,21世纪的军备,核心就在于先进武器的研发和量产。所以,军费资源应该向先进武器上倾斜。导弹尤其是高超音速导弹+第五代、第六代战机,是决定21世纪战争胜负的关键。花费大量军队来养一个装甲部队,其实意义不大。战争的胜负,不是由地面装甲部队决定的。如果导弹部队和空军干不过别人,失去了制空权,那装甲部队也只是一个活靶子而已。在我看来,中国应该将在高超音速导弹和第五、六代战机的研发和量产上的投入翻翻,甚至翻几番。如果军费不够,甚至可以从陆军、海军费用里挤出来。

因为人类还没经历过基于导弹的战争(海湾战争只能算一半),对第五代战争的认识很少。这种认知的匮乏,既体现在战争的具体打法上,也体现在军备上。中国元朝以前的步兵,不知道骑兵战争应该怎么打,也不知道骑兵战争应该怎么准备;清朝军队不知道规模化枪炮战争应该怎么打,军费大多花在人员招募、训练和冷兵器装备上,花在枪炮这种热兵器装备上的军费,占比肯定要比当时的西方列强低很多。这种情况下,即使清朝的军费高于西方列强,在实际的战争中也会不堪一击。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八个国家的联合军总人数刚开始大约有三万人,之后为5到7万人。而当时应战的清军有十五六万,再加上义和团三四十万。清军+义和团军队,人数是八国联军的近10倍。如果论军费开支,相信清军的支出并不比八国联军少。而战争的结果是,联军伤亡了600-2500人 ,而清军伤亡了1.5-2万人,义和团的伤亡估计在10万以上。更重要的是,这次战争的失败,当时的清朝付出了4.5亿两白银的代价。这场战争的失败,根本原因还是清军对枪炮战争的认知不够,其对战争的认知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步兵和骑兵阶段。如果当时清朝对枪炮战争有充分的认识,也许只需要花费1亿两白银来装备枪炮武器,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因此,在先进战力装备上花费巨资,看似败家,实际上却是最省钱的。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花费几千亿甚至上万亿来研发五代机、六代机、高超音速导弹,其实是非常划算的。

由于对第五代战争缺乏认知,我们对战争应该怎么打,怎么做军备也是认知不足的。因此,很可能大量的军费没花在刀刃上。第五代战争(常规战争)的核心就是导弹+载具(飞机、舰艇、潜艇),将钱花在这些装备上面,才更具性价比。在这个时候,花费大量的军费来养着一个庞大的地面装甲集群,就像当时的清军将钱花在步兵、骑兵身上一样。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翻几番怎么算-军费应该怎么花最有效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小樱知识网www.cnfyy.com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翻几番怎么算-军费应该怎么花最有效

本文地址:https://www.cnfyy.com/shcs/82596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