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樱知识 > 常见问题 > 余旭怎么牺牲的(歼10配备的高性能弹射座椅为何没能保护余旭)

余旭怎么牺牲的(歼10配备的高性能弹射座椅为何没能保护余旭)

提问时间:2022-12-05 23:17:37来源:小樱知识网


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牺牲,据报道原因是弹射跳伞时撞到僚机副翼。歼10配备的“零-零”弹射座椅性能先进,为何没能保护她?

文/北京科技报记者 李乃麟

在事故中牺牲的女飞行员余旭,是全国仅有的几名具备表演机飞行资格的女飞行员之一

11月12日,歼10首位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跳伞失败不幸牺牲,令人惋惜不已。据媒体报道,事故发生时前舱男飞行员跳伞成功但受伤,后舱的余旭弹射跳伞时撞到僚机(编队飞行中跟随长机执行任务的飞机)副翼导致跳伞失败不幸牺牲。

大家或许会有疑惑,八一飞行表演队自从2009年底进入歼10时代后,被广大军迷昵称为“巴依老爷安全飞行示范队”,素来以表演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而著称,怎么会出现飞行故障呢?歼十上配备的“零-零”弹射座椅(零高度、零速度下安全弹射)性能先进,怎么没能保证飞行员的安全?今天,北京科技报就来说说由余旭的牺牲而引出的话题——弹射座椅。

歼十战机上配备的弹射座椅(中航工业航宇)

首先要强调的是,八一飞行表演队确实以安全为主,今年的珠海航展上,与英俄的表演队对比就能看出来,但是在平时训练时,还是会进行一些高难度的训练。

其次,歼10作为单发歼击机,相比双发战斗机而言,可靠性显然不如后者。这种差距与制造和工艺以及科技水平无关,更不意味着歼十有缺陷,是单发战机“天生”的短板。而无论从飞行表演的视觉冲击力和可靠性来说,双发战斗机显然更适合。之所以歼10能够入选,是因为歼10是我国首型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

三是“零-零”弹射座椅的技术早已普及,是当代航空救生领域的标配,但实际上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必定是突发而且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弹射座椅,在弹射前,飞行员会有考虑思索的过程以及处置情况的反应,这一过程的存在,会使弹射座椅“理论上”的反应时间大大加长。

而在军机坠毁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始终是:坠毁是否导致地面人员伤亡?空勤人员是否成功救生?抛开前者不说,国内在空勤人员救生上从80年代以来确实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代表型号为歼10上采用的HTY-5弹射座椅。在此次事故之前,歼10上的这款座椅除了一次飞行错觉导致的撞击事故以外,均成功完成救生。无论是性能还是可靠性表现上,都与目前西方三代战斗机所用弹射座椅处于同一级别。

国产各型弹射座椅(中航工业航宇)

国产弹射座椅外界一直报道得较少,而火箭弹射座椅是歼击机飞行员应急离机的唯一途径。根据我国唯一从事航空防护救生/空降空投装备研制的企业——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航宇)提供的资料显示,从1964年算起,到去年为止五十一年,中国历经了地面弹射、火箭滑车弹射和空中弹射的发展过程,一共研制了八个型号的弹射座椅(批次改进型不算),其代号都以HTY开头,是“航(空)逃(生)椅”的拼音首字母。它们分别是:

HTY-1:第二代火箭弹射座椅,1960年代末研制。装备歼-6II,歼-7,强-5等机型。

HTY-2:第二代火箭弹射座椅,1960-1970年代研制。是HTY-1的大改型号,改善了火箭包,改装了分离操纵系统,装备了救生-10甲救生伞和稳定-3减速稳定伞,弹射包线为时速250-850公里。装备歼-6III、歼-7II等机型。

HTY-3:第二代火箭弹射座椅,1970年代研制,是中国第一个解决了零高度-零速度(即零-零弹射)的座椅。弹射包线为平飞时速0-850公里,飞行高度0-20公里。装备歼-7III和歼-8、强-5改等机型。

HTY-4:第二代火箭弹射座椅,1980年代研制。是中国首个达到时速0-1000公里救生包线的弹射座椅,同时可以控制在4000米以上不开伞,防止伞的破碎,因此加强了高空跳伞的安全性。但是并未做到对高速开伞的控制,而高速开伞也可能导致伞破。

HTY-6:准三代火箭弹射座椅,1980-1990年代研制。采用QKS-14速度-高度双态控制器。救生包线为时速0-1000公里,高度0-21公里。装备于歼-8II和“飞豹”等型号。其分支型号HTY-6C装备歼-7MG等型号。其分支型号HTY-6F成为轰-6救生系统STZ-7的一部分,一架轰-6装备3套该型座椅,并应用了侧向轨迹发散火箭,防止多套座椅弹射时相互碰撞。

HTY-7:第二代火箭弹射座椅,1980-1990年代研制,是我国第一款采用穿盖弹射技术的座椅。装备于K-8和国内教练-8教练机等型号。这是一款很不错的产品。由于K-8本来就是教练机,故障率比较低,速度和过载都不大,加上HTY-7的性能也很不错,因此K-8没有发生过一等事故。HTY-7的缺点是,依靠座椅自身侧角的冲力撞破座舱盖,舱盖产生的碎片大小不一,容易划伤乘员。

HTY-8第三代多(双)态控制弹射座椅(中航工业航宇)

HTY-8:第三代多(双)态控制弹射座椅,2007年12月定型。该型号是610所在俄罗斯K-36座椅的基础上研制的。弹射包线达到时速0-1400公里,高度0-25公里,弹射筒工作最大过载≤20G,射救生伞时间0.7-2.45秒,救生性能可满足美军标MIL-S-18471GD要求。装备国产歼-11B系列、歼-15/S、歼-16等型号。HTY-8的性能很高,国产双发三代机飞行员的伤亡率很低。

眼尖的朋友问,兵器迷,怎么HTY-4完了就是HTY-6和HTY-7,没有HTY-5呢?

是这样,HTY-5是有的,而且是我国第一款第三代弹射座椅,为了装备歼-10研制。它的立项时间很早,但是定型时间很晚,因此比HTY-6和HTY-7要晚装备。咱们这就聊到它了。

HTY-5:第三代多(双)态控制弹射座椅,1980年代末-2000年代研制。采用了新型椅背火箭技术、微爆穿盖技术——舱盖中央有导爆索,碎片大小均匀、座椅出舱稳定,可根据弹射离机时的速度、高度选择不同的延迟时间,控制射出救生伞及人椅分离的时机。弹射救生包线时速0-1200公里,高度0-21公里。2000年,该型号座椅首弹成功。2001年,在定型试验中,试飞中心首次在弹射试验机上进行了多项不利飞行状态下的座椅空中弹射试验,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机动状态和高速状态下的座椅弹射试飞。型号定型后顺利装备歼-10系列战机。

HTY-5的性能也非常出色。截止2014年,歼-10所有的二等以上事故中,除一起之外,所有飞行员均安然无恙。而且这一起一等事故,还不是因为弹射座椅造成的。2006年1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暨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HTY-5弹射救生装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国战机上所有的弹射座椅都是由这家企业生产的(中航工业航宇)

(石景山科协微科普转自:科通社,北京科技报社采编制作,转载请联系版权方)

本期编辑:李晶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余旭怎么牺牲的(歼10配备的高性能弹射座椅为何没能保护余旭)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小樱知识网www.cnfyy.com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余旭怎么牺牲的(歼10配备的高性能弹射座椅为何没能保护余旭)

本文地址:https://www.cnfyy.com/cjwt/828390.html

相关文章